骨頭
|
細部結構
|
神經
|
肌肉
|
血管
|
韌帶
|
關節
|
特殊
|
Ribs 1(第1肋骨)
|
扁型骨,為肋骨中最短、最彎曲的,一般不容易摸到
|
||||||
head(頭):不同於一般肋骨,只與T1的上肋關節面相接,為完整的關節面
|
|||||||
tubercle(結節):和T1的橫突形成橫突transverse
costal facet(肋關節面)
|
|||||||
scalene tubercle(斜角肌結節):在兩groove(溝)間,為明顯特徵
|
Anterior scalene muscle(前斜角肌)
|
||||||
groove(溝)
|
鎖骨下動脈(subclavian artery)與鎖骨下動脈(subclavian
vein)經過
|
||||||
Ribs 2(第2肋骨)
|
與第一肋骨相似,但為其兩倍長,且沒那麼彎曲
|
||||||
head(頭):有兩個關節面,分別接在C1的下關節面,與C2的上關節面
|
|||||||
Ribs 3~10(第3~10肋骨)
|
Head(頭):與胸椎相接的一端
|
||||||
Tubercle(結節):與椎骨的transverse process(橫突)相接處
|
|||||||
Neck(頸):隔開Head(頭)及Tubercle(結節)
|
|||||||
Angle(角):肋骨彎曲幅度最大之處
|
|||||||
Costal Groove(肋溝):在肋骨的下緣,有血管及肋間神經通過
|
|||||||
costal arch(肋弓):橫膈膜即是貼在這個位置,隔開胸腹腔的內臟
|
|||||||
Ribs 11~12(第11~12肋骨)
|
又稱浮肋(floating ribs)
|
||||||
Head(頭):單一關節面
(R11直接接C11, R12直接接C12) |
真肋(True Rib)為 1-7 肋,假肋(False Rib) 為 8-12 肋,浮肋(Floating Rib)為 11,12 肋。
典型肋骨
資料來源:edoctoronline
非典型肋骨(Atypical ribs)
骨名
|
註解
|
重要特徵
| |
第一肋骨 (R1)
|
A. 扁型骨,為肋骨中最短、最彎曲的,一般不容易摸到
|
頭(head)
|
不同於一般肋骨,只與T1的上肋關節面相接,為完整的關節面
|
結節(tubercle)
|
和T1的橫突形成橫突肋關節面(transverse costal facet)
| ||
斜角肌結節
(scalene tubercle)
|
在兩溝(groove)間,為明顯特徵,有前斜角肌附著。
(前斜角肌:連到C4~C7,作用為上提R1)
| ||
溝(groove)
|
分別有鎖骨下動脈(subclavian artery)與靜脈經過,因為靜脈管較動脈大,所以靜脈的切迹
|
資料來源:donga
第二肋骨 (R2)
|
A. 與第一肋骨相似,但為其兩倍長,且沒那麼彎曲
B. 與脊柱間關節和典型肋骨相似,外觀上可明顯摸到的第一對肋骨
|
肋軟骨
(Costal cartilage)
|
用來與胸骨的胸骨角(sternal angle;胸骨柄和體的交角處)相接
|
頭
|
有兩個關節面,分別接在C1的下關節面,與C2的上關節面
|
第十一肋 資料來源:eskeletons
第十二肋 資料來源:eskeletons
第十一肋(R11) 第十二肋(R12)
|
為不與胸骨相接的浮肋(Floating ribs),角度和中央溝很小或沒有,較為短直指向前方,且沒有結節或頸
|
頭
|
單一關節面
(R11直接接C11, R12直接接C12)
|
※註:
• 真肋(true ribs):有和胸骨相接的肋骨 → R1~R7
• 假肋(false ribs):沒有和胸骨相接的肋骨 → R8~R12,可分為兩類:
(1) 不接胸骨,但其肋軟骨與上方的肋骨的肋軟骨形成Costal margins(肋骨緣),間接與胸骨相連 → R8~R10
(2) 不接胸骨,也不接其他肋骨,也可獨立歸類為浮肋(floating ribs) → R11~R12
參見:所有骨頭列表(lists of all bones)
▼骨骼各論(skeletal monograph)
顯示/隱藏(show/hide)
標籤:
骨骼(skeleton)
Ribs 2(第2肋骨)的頭應該是接在T1, T2。不是C1, C2~~
回覆刪除谢谢指正,不然我傻傻的背错了。
刪除查了一下解剖图确实是T1,t2
R11、R12不是接在T11、T12嗎
回覆刪除大家好!
回覆刪除R10頭部只有一個關節面 所以算是非典型肋骨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