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Sternum)

骨頭
細部結構
神經
肌肉
血管
韌帶
關節
特殊
Sternum(胸骨)
 
 
 
 
 
manuburium(胸骨柄):前凸後凹,為形成胸部與頸部部分的骨架區域
 
 
 
Posterior sternoclavicular ligament(後胸鎖韌帶)start
Anterior sternoclavicular ligament(
前胸鎖韌帶)start
 
jugular notch(頸靜脈切跡)/supraclavicular notch(胸骨上切跡):是neck(頸部)的下界
 
 
 
 
sternoclavicular joint(胸索骨關節)
 
Sternum angle(胸骨角)manuburium(胸骨柄)body(胸骨體)相接之角度)=Angle of Louis
 
 
 
 
 
 
body(胸骨體):由4塊胸小骨融合而成,融合處形成橫脊;上面橫脊間的距離長,下面橫脊間的距離短
 
 
 
 
 
 
transverse ridges(橫脊):為sternebrae(胸小骨)融合後的癒線
 
 
 
 
 
 
xiphoid process(劍突):胸骨最小的部分,形狀不一,甚至可能有分叉或孔洞,由軟骨硬骨化形成
 
 
 
 
 
 
在胚胎時期由多個胸骨帶(Sternal Bar)癒合而成,當有一側的胸骨帶未癒合則未出現Semisternum,胸骨除劍突外皆於出生前骨化完全,劍突則於兒童時 期才出現骨化中心。
分塊
註解
重要特徵
胸骨柄
(manubrium)
前凸後凹,為形成胸部與頸部部分的骨架區域
頸靜脈切跡 (jugular notch) 或胸骨上切跡(sternoclavicular joint)
• 是頸部的下界
• 可用手明顯摸到
• 水平切面大約在T2的位置 
胸鎖骨關節 (sternoclavicular joint)
• 位於頸靜脈切跡左右兩側 
• 在胸骨與第一肋骨的關節面上方
與第一肋骨的關節面
• 胸鎖骨關節下方
• 接第一肋骨
與第二肋骨的半關節面
• 外側面的最下方,接第二肋骨的肋軟骨上半關節形成胸骨角(Sternum angle)
胸骨角(sternum angle)
胸骨柄和體接合處並非平整,而是有向外突的角度,稱為胸骨角
胸骨體 (body)
扁平骨,由4塊胸小骨融合而成,融合處形成橫脊(三條),上面橫脊間的距離長,下面橫脊間的距離短
與第二軟骨的半關節面
• 外側緣最上面
• 形成胸骨角,因為R1摸不到,胸骨角可用以計算肋骨次序,位置上剛好在T4~T5椎間盤的水平切面上(CPR位置)
橫脊(transverse ridges)
• 為胸小骨(sternebrae)融合後的癒線
與第三~六對肋骨的全關節面
• 接第三~六對肋骨
• 因為胸骨角水平切面,大約是在心包膜的上界,所以這一帶大約在心臟的位置
與第七對肋骨的半關節面
• 接第七對肋骨的的上關節面
劍突 (xiphoid process)
胸骨最小的部分,形狀不一,甚至可能有分叉或孔洞,由軟骨硬骨化形成
與第七對肋骨的半關節面
• 接第七對肋骨的的下關節面
• 水平切面大約在T9的附近

資料來源:medical-dictionary
※整理:
(1) 肋與胸骨間的關節,R2~R7皆為滑液關節(可滑動),但R1的關節為纖維軟骨所形成,而不能滑動
(2) 肋與脊椎的肋關節面為「全關節面」者:R1、R11、R12
(3) 肋與胸骨間的關節面為「半關節面」者:R2、R7
胸骨與脊椎、心血管相對位置
• 胸骨柄(manubrium)頂端─Jugular notch的高度約是T2的位置
• 胸骨角(angle)高度約是心臟頂端
• 劍突(xiphoid process)高度約是T9的位置
•主動脈穿過橫膈膜的高度約在T12


參見:所有骨頭列表(lists of all bones)
▼骨骼各論(skeletal monograph) 顯示/隱藏(show/hide)

3 意見:

  1. 胸骨上切跡的英文好像有誤喔

    回覆刪除
  2. 上面胸骨柄的英文誤植成Manuburium囉!
    應為manubrium

    回覆刪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