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和發病
肩關節脫位分前脫位和後脫位兩種。以前者多見,多因間接暴力所引起。如當上肢外展、外旋及後伸時,手或肘部著地,暴力即沿肱骨縱軸向近側端衝擊,肱骨頭突破關節囊前壁或自下方脫出,移位至喙突下或鎖骨下方。肩關節脫位多見於青壯年及男性中學生,有的病人還伴有肩部骨折。
二病人表現
病人多採用坐位,頭偏向傷側,傷肩下垂,輕度外展,肘屈曲,並用健側手托著傷側前臂的姿勢,肩部變平,肩峰突出,腋前皺壁下降,呈方肩。檢查時,當患側肘部靠近胸壁時,患側手指不能摸到對側肩峰部,醫學士稱此為“杜加氏征陽性”。局部腫痛,在喙突下或鎖骨下可摸到肱骨頭,肩關節活動受限。
三家庭養護
急性肩關節脫位,應及早復位和固定,防止再次脫位和形成習慣性脫位,如離醫院近者可送醫院。如不能去醫院,可由他人先試行復位,復位方法如下:1.患者仰臥于床上或桌子上,長條椅子上也可以,術者站於患側,雙手握住患側手腕部,將足跟伸入患者腋下,蹬其附近胸壁,右肩用右足左肩用左足,徐徐牽引患肢的同時將患肢內外旋轉。當聽到“咯噔”聲響時,即表示已復位。2。術者—手握住傷員前臂,使肘關節屈至90度,另一手握住肱骨下端,持續牽引並輕度外展。然後逐漸將上臂外旋,在上臂外展外旋牽引的情況下,逐漸將上臂內收,使肘關節沿胸壁移至中線,再將上臂內旋。當聽到“咯噔”聲時,即表示已復位。復位後,即將患肢手置於對側肩上,肘貼胸壁用繃帶固定,外用膠布加強,防止松脫。3-4周後拆除固定,並逐步練習肩關節活動。
四注意事項
1.檢查病人時,應注意是否有骨折、神經、血管損傷。有條件的可做X線拍片檢查。
2.復位後的固定時間要充分。
3.不能過早的活動肩關節。
4.注意肩關節脫位與肱骨外髁頸骨折的區別,以免誤診導致治療上的錯誤。懷疑有骨折時,應去醫院診查。
五預防常識
預防肩關節脫位,主要是防止外傷,防止過度牽拉上肢。
資料來源:medicchina
六、 肩關節脫位(shoulder dislocation)分類
1. Anterior(占了肩關節脫位種類的85%):humerus跑到scapula的前面稱之。
A. 喙突下(Subcoracoid)脫位:占Anterior脫位中最多的。
B. 盂下(Subglenoid)脫位
C. 鎖骨下(Subclavicular)脫位
D. 內胸(intrathoracic)脫位
Anterior關節脫位還原方法(closed reduction)
A. Hippocratic method:
a. 患者平躺,腳踏在患者的胸壁上,像後施力。
[注意]不能踏在患者的腋下,以免傷害神經(如subclavical nerve和brachial nerve)及血管。
資料來源:夏威夷大學
b. 改良方法:以約束帶環繞患者的胸部,提供抗力,反方向以手施力使關節復位。
B. Stimson technique:患者趴在較高的床上,手腕吊10公斤的重物持續10-15分鐘,使脫位關節復位,若仍未復位,可以Rotation的動作加強關節復位。
資料來源:shoulderdoc
B. Kocher’s method:醫院常用之方法,需麻醉以止痛。
有四個步驟:
a. 沿著肱骨長軸做初步的伸展。
b. External rotation 80度。
c. 將手肘往前移至軀幹中線。
d. Internal rotation,將患者手往受傷關節的對側肩上旋轉。
資料來源:medscape
2. Posterior:humerus跑到scapular的後面稱之。
A. 肩峰下(Subacromial)脫位
B. 盂下(Subglenoid)脫位
C. 肩棘下(Subspinous)脫位
Posterior dislocation最常診斷不出來,axillary view是最重要的診斷方法,即將底片放在肩膀後方,X光從腋下處照射。
axillary view
資料來源:華盛頓大學
A. Posterior dislocation:肱骨會在關節盂下方。
B. anterior dislocation:肱骨會在關節盂上方。
3. Inferior:humerus跑到glenoid下方稱之。較少見。
A. Infraglenoid (Luxatio erecta)
1. 通常為搭公車,手拉著扣環時遭受撞擊所致。
2. 病人會overhanging,向上舉時,humerus易往下掉
3. 治療方法:助手以約束帶纏繞病患頸部,往對側牽引;醫生則將患者的手拉直,往上,再轉下來。
4. Superior:humerus跑到glenoid上方稱之。較少見。
A. Supraglenoid
▼骨骼各論(skeletal monograph)
顯示/隱藏(show/hide)
標籤:
骨骼(skeleton)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