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large intestine)

大腸(拉丁語:Intestinum crassum)是脊椎動物消化系統的最後一部分。大腸的作用是從腸道內剩餘的可消化物質中吸取水分與電解質將剩餘的無用部分形成糞便並作暫時儲存以及最終排出糞便。
大腸包括盲腸、結腸、直腸以及肛管,始於骨盆右髂骨處,即腰的右側或略低於腰的右側,在那裡大腸銜接在小腸之後,在橫貫腹腔後向下彎折延伸至直腸與肛門處。
大腸的長度約為1.5米,直徑約6.5厘米,是整個腸道長度的五分之一。
一、功能
食物在大腸中大約需要16小時才可被消化,這個消化過程會把食物中水分以及剩餘的可以吸收的所有營養物質全部吸收,然後將殘渣通過腸道運動送至直腸並被排出。結腸則主要吸收大腸桿菌所產生的維生素如維生素K、維生素B12、硫胺素和核黃素。[5][6]。
大腸在形態上與小腸的區別在於大腸腸內更為寬廣,且其表面有三條與大腸縱軸平行的結腸帶[7]。除此之外,大腸雖然沒有類似於小腸的外凸結構(小腸絨毛),但其具有內凹的大腸腺,且大腸內的杯狀細胞要比小腸內豐富得多[8]。
盲腸的內後壁上連接著闌尾的一端,闌尾內主要是淋巴組織。由於闌尾內部存在黏膜層淋巴組織,因此闌尾對於人體的免疫來說十分重要,當闌尾發生梗阻便有可能導致闌尾炎,闌尾可以通過手術摘除而不會給病人帶來永久性的傷害。
二、大腸的組成具體為:
迴盲瓣(拉丁語:Valva ileocaecalis,亦稱「迴腸瓣」),用於控制從小腸流入大腸的消化物的流速以及防止倒流。
盲腸(拉丁語:Caecum)與闌尾(拉丁語:Appendix vermiformis)
結腸(拉丁語:Colon),又分為以下幾類:
升結腸(拉丁語:Colon ascendens)
橫結腸(拉丁語:Colon transversum)
降結腸(拉丁語:Colon descendens)
乙狀結腸(拉丁語:Colon sigmoideum)
直腸(拉丁語:Rectum intestinum)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newhealthguide
三、大腸液的分泌和細菌的活動
1.大腸液的分泌
大腸粘膜的上皮和大腸腺均含有許多分泌粘液的杯狀細胞(goblet cell)。因此,大腸的分泌富含粘液,粘液能保護腸粘膜和潤滑糞便。結腸還分泌碳酸氫鹽,故大腸液呈鹼性(pH8.3~8.4)。

大腸液的分泌主要是由食物殘渣刺激腸壁引起,可能通過局部反射完成。副交感神經興奮可使分泌增加,交感神經興奮則使正在進行著的分泌減少。  

2.大腸內細菌的活動
大腸內有許多細菌,這些細菌主要來自食物和大腸內的繁殖。大腸內的酸鹼度和溫度對一般細菌的繁殖極為適宜,故細菌在此大量繁殖。細菌中含有能分解食物殘渣的酶,對食物殘渣中的糖類和脂肪的分解稱發酵作用,其分解產物有單糖、醋酸、乳酸、二氧化碳、沼氣、氫氣等。如這類產物很多,就會刺激大腸而引起腹瀉。對蛋白質的分解稱為腐敗作用,其分解產物,除肽、胺基酸、氨等外,還有多種具有毒性的物質,如吲哚、酚等,這類物質產生後,一部份被吸收入血到肝臟解毒,另一部分則隨糞排除。

大腸細菌能利用大腸的內容物合成人體必需的某些維生素,如硫胺素、核黃素及葉酸等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

經細菌分解作用後的食物殘渣及其分解產物、腸粘膜的分泌物、脫落的腸上皮細胞和大量的細菌一起組成糞便。  
資料來源:A+醫學百科
四、組織學
1.黏膜層(Mucosa)
A.簡單柱狀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
a.具有杯狀細胞,且越往大腸下端量越多,可分泌黏蛋白(mucin)幫助糞便(faeces,不是faces)移動,因為大腸的microvilli 會吸收水分和電解質,使糞便變乾變硬,所以需要其他物質去幫助排便
B.固有層(lamina propria)
a.含有腸腺,且比小腸的長且直
C.黏膜肌層(muscularis mucosa)
2.黏膜下層(Submucosa)
A.疏鬆結締組織所組成
3.肌肉層(Muscularis)
A.內環外縱的平滑肌
B.在盲腸(cecum)和結腸(colon)處有部分外縱層增厚,形成結腸帶(taeniae coli),共有三條此構造
4.漿膜層(Serosa)or 外膜層(Adventitia)
A.結締組織所組成

資料來源:維吉尼亞科技大學
▼消化道(Digestive tract) 顯示/隱藏(show/hide)

1 意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