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gallbladder)

膽囊,是位於右方肋骨下肝臟後方的梨形囊袋構造,有濃縮和儲存膽汁之用。
膽囊有濃縮和儲存膽汁之用。肝細胞中進行的化學作用會製造出大量的副產品,其中一種就是膽汁。肝會不斷分泌膽汁,流進膽囊中儲存。當小腸進行消化作用時,便會釋放膽汁。經膽囊管和膽總管在肝胰壺腹與胰汁混合,並排到十二指腸。膽囊也會吸收膽汁中的水分和無機鹽分,膽汁最後會被濃縮四到十二倍。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一、膽汁的流向與來源

資料來源:webmd
 (inside liver):bile canaliculus -->bile ductule -->right, left hepatic duct (肝的左右葉)
 (outside liver):common hepatic duct-->(cystic duct gallbladder)-->bile duct (main pancreatic duct joins) -->hepatopancreatic ampulla
 膽管與十二指腸的接口處有括約肌(sphincter of Oddi),平時收縮不讓膽汁流入,因此膽汁會逆流回膽管,再走cystic duct流入膽囊儲存並濃縮膽汁
 胰液會與膽汁匯流於肝胰壺腹(hepatopancreatic ampulla),再一同注入十二指腸大乳頭

資料來源:upenn
二、膽囊組織學(Gallbladder histology)
粘膜有發達的皺襞。膽囊收縮排空時,皺襞高大而分支;膽囊充盈時,皺臂減少變矮。粘膜上皮為單層柱狀。細胞游離面有許多微絨毛,胞質內粒線體和粗面內質網較發達,頂部胞質內可見少量粘液顆粒(mucus granule)。固有層為薄層結締組織,有較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和彈性纖維。皺壁之間的上皮常向固有層內延伸,形成深陷的粘膜竇。類似粘液腺,可分泌粘液。肌層較薄,肌纖維排列不甚規則,有環行、斜行、縱行等。外膜較厚,為疏鬆結締組織,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經等,外膜表面大部覆以漿膜

膽囊管的粘膜有許多螺旋形皺襞,粘膜的單層柱狀上皮內散在少量杯狀細胞。固有層內有粘液腺,肌層較厚,以環行為主。
資料來源:A+醫學百科

資料來源:肯塔基社區與技術學院系統

資料來源:studyblue
三、膽汁分泌運作
(1)儲存膽汁:一個飢餓的人(即非消化期間),膽汁儲存在膽囊內,當消化需要的時候,再由膽囊排出,所以膽囊被稱為「膽汁倉庫」。同時又起到緩衝膽道壓力的作用。

(2)濃縮膽汁:金黃色鹼性肝膽汁中的大部分水和電解質,由膽囊粘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膽汁中有效成分儲存在膽囊內,變成棕黃色或墨綠色呈弱酸性的膽囊膽汁。
膽囊細胞的基側細胞膜( 不是頂膜) 上有Na -K p ump— 3 Na +出, 2 K +入, 帶動Cl-出。則水也跟著一起出來進到血管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3)分泌粘液:膽囊粘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粘液20ml,保護膽道粘膜,不受濃縮膽汁的侵蝕和溶解。

(4)排空:進食3~5min後,食物經十二指腸,刺激十二指腸粘膜,產生一種激素叫縮膽囊素,使膽囊收縮,將膽囊內膽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腸,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膽汁同時,也將膽道內的細菌與膽汁一起排出體外。一般講,進食脂肪半小時,膽囊即可排空。
資料來源:A+醫學百科
▼消化道(Digestive tract) 顯示/隱藏(show/hide)

0 意見:

張貼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