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Small intestine)

消化系統的一部分,從在胃部後面一直延伸至大腸,是進行食物消化與吸收的主要器官。對於無脊椎動物而言,一般會採用消化系統或者大腸來描述整個腸道。

資料來源:daviddarling
一、組織學
1.黏膜層(Mucosa)
A.簡單柱狀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
a.含有杯狀細胞(goblet cell)散布在腸細胞中,且越往大腸會越多,其所製造的黏液可潤滑小腸內含物並保護上皮
b.表面有由數千根microvilli 所構成的紋緣(striated border);而細胞內含有free ribosome、rER 和GA
c.分泌酵素以利於消化
d.分泌水和電解質(electrolytes)使食糜液化,以利於吸收
e.吸收分解過後的養分
B.固有層(lamina propria)
a.腸腺(Intestinal gland)
b.Fenestrated capillary:在絨毛的內部呈網狀分布的微血管,可讓養分快速吸收進來
c.乳糜管(Central lacteal):位於微血管網中央的微淋巴管,可吸收lipid
C.黏膜肌層(muscularis mucosa)
a.內環外縱的平滑肌
2.黏膜下層(Submucosa)
A.結締組織所組成
B.在十二指腸(duodenum)含有duodenal(Brunner’s)gland,可分泌鹼性黏蛋白(mucin),中和食糜之酸性(胃酸,會破壞小腸細胞),使腸內呈中性或鹼性,以利酵素作用
3.肌肉層(Muscularis)
A.內環外縱的平滑肌
4.漿膜層(Serosa)or 外膜層(Adventitia)
A.疏鬆結締組織所組成
二、解剖學
小腸分為以下三部分:
十二指腸(Duodenum)
空腸(拉丁語:Jejunum)
迴腸(拉丁語:Ileum)
在外科手術中主要認為小腸是由空腸與迴腸組成,這兩段腸在解剖學中也被稱作系膜小腸。
小腸的總長度在物種之間與同一物種內都存在很大的差別,同時還與和肌肉緊張度有關。當肌肉處於鬆弛狀態時(例如人死亡後),小腸的長度將明顯增加。由於肌肉緊張程度不同,成人的小腸長度在3到6米之間。十二指腸長度大約為12個手指的寬度總和(約24厘米),空腸大約佔小腸總長度的60%,迴腸則佔大約40%。
為了使消化物中的營養儘可能地被充分吸收,小腸通過環狀襞(拉丁語:Plicae circulares)、微絨毛與腸絨毛結構使其內表面面積得到了極大的擴增。環狀襞使內表面面積擴大了3倍,腸絨毛(villi)使其又擴張了7到14倍,微絨毛(microvilli)使其擴張了15到40倍,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在腸絨毛之間還存在著腸腺(Intestinal gland),使得內表面面積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擴增。這些結構帶來的表面積擴張使用於營養物質重吸收的小腸部分內表面面積最終可以達到200m²。

資料來源:southwest

資料來源:美國邁阿密大學
十二指腸(Duodenum)長約十二個手指的橫徑,因而得名。呈「C」形,凹內包裹胰臟頭部,與幽門相連的一段管壁較薄,粘膜光滑無環形皺褶,稱十二指腸球,是潰瘍好發部位。十二指腸降部的內壁上有十二指腸大乳頭,是膽總管與胰管的共同開口,上方約1~2厘米處有十二指腸小乳頭,是副胰管開口。十二指腸腺(拉丁語:Glandulae duodenales)是十二指腸中較為特殊的結構,它存在於十二指腸腸壁的粘膜下組織中,並分泌一種由重碳酸鹽組成的粘液素,用於中和消化物中的胃酸。
空腸粘膜下層的腸腺可分泌消化酶與粘液。腸壁還有孤立及集合的淋巴濾泡。腸腺分泌小腸液,弱鹼性,含有腸致活酶和多種消化酶,有的酶可能不是腸腺分泌,而是脫落的腸上皮細胞溶解後進入腸液的。小腸每天約有200克左右的上皮脫落到腸腔。離幽門越遠,小腸液的分泌量越少,酶的含量也越少。
十二指腸
空腸
迴腸
漿膜
第一部分為漿膜,第二到四部分為動脈外膜
正常
正常
肌肉層
縱肌與環肌,其間存在奧厄巴赫氏神經叢(Auerbach’s plexus)
與十二指腸相同
與十二指腸相同
黏膜下層
布魯納腺(Brunner's gland)麥斯納氏神經叢(Meissner's plexus)
沒有布魯納腺(Brunner's gland)
沒有布魯納腺(Brunner's gland)
粘膜: 肌粘膜
正常
正常
正常
粘膜: 固有層
沒有集合淋巴小結
沒有集合淋巴小結
集合淋巴小結
粘膜: 腸上皮
單層柱狀上皮,擁有杯狀細胞(goblet cell)與潘氏細胞(Paneth cell)
與十二指腸類似,但絨毛很長
與十二指腸類似,但絨毛很短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三、小腸腺體
參見:腸腺(Intestinal gland)
腸腺亦稱利貝昆氏腺。在高等脊椎動物的小腸以及大腸的原層中存在大量的管狀腺。以分泌腸液。其中,在小腸中腺底部具有特殊的嗜酸性顆粒的潘氏細胞(Paneth cell),會分泌溶菌酶(lysosome),可以殺菌。還有不是真正的腺體,而是內腔上皮的管狀凹陷亦稱腸隱窩(intestinal crypt)。此外,十二指腸除腸腺之外還有真正腺體的布倫納氏腺。

小腸腺是小腸壁上肉眼看不見的小型消化腺。小腸腺是粘膜上皮凹陷而成,開口于相鄰的兩個小腸絨毛之間。小腸液是無色、弱堿性的液體,成年人每天分泌1~3升。小腸液內有各種消化酶,如腸淀粉酶、腸麥芽糖酶、腸脂肪酶、腸激酶、腸肽酶等。另外,大腸粘膜也的大腸腺,可以分泌大腸液。大腸液能潤滑糞便,保護大腸壁,還有堿性有大腸液有利于細菌的繁殖,這些細胞可利用腸內物質合成某些維生素。廣義講,大腸腺也和小腸腺一樣稱為腸腺。
資料來源:醫學百科

資料來源:easynotecards
參見:齊幽門線(Transpyloric line)
▼消化道(Digestive tract) 顯示/隱藏(show/hide)

0 意見:

張貼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