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一、形態
表面免疫球蛋白通過跨膜部分附著在B細胞的細胞膜上,而分泌到血液等體液中的抗體則沒有該跨膜部分。這兩種抗體除了是否存在跨膜部分之外,結構是完全相同的。根據這一區別,抗體被分為兩種形態:可溶形態(分泌形態)及膜結合形態。
膜結合形態抗體可稱為「表面免疫球蛋白」(sIg)或者「膜免疫球蛋白」(mIg),是「B細胞感受器」(BCR)的其中一部分。當體內存在某種抗原的時候,會與該蛋白結合,並激活B細胞。B細胞感受器由表面免疫球蛋白(IgD或IgM),以及與之相連接的由Ig-α和Ig-β構成的異源二聚體所組成,其中後者負責傳遞抗原刺激信號。人類B細胞表面所擁有抗體的典型數量為5萬至10萬左右。這些抗體通常會聚集在每個直徑大約1微米的脂筏上,這些脂筏用於隔離細胞上的其它信號感受器,這種聚集方式可能可以提升細胞媒介性免疫的效率。在人類B細胞的表面,這些B細胞感受器聚集的脂筏周圍幾百奈米的範圍內沒有其它感受器,以避免互相競爭的影響。
二、結構
抗體是一種高分子球狀血液蛋白質,重量約為150kDa。由於在部分胺基酸殘基中含有糖鏈,抗體也是一種糖蛋白。能發揮功能的基本單位是一個免疫球蛋白單體。在分泌形態的抗體中包括:二聚體IgA、真骨附類魚的四聚體IgM以及哺乳動物的五聚體IgM。
多種免疫球蛋白結構域構成了抗體的兩條重鏈(紅色和藍色部分),以及兩條輕鏈(綠色和黃色)。這些結構域包含7次(恆定區)及9次(變化區)的β摺疊。
可發生變化的部分稱為V區(或變化區、可變區),而不變的部分稱為C區(或恆定區)。
1.免疫球蛋白結構域
抗體的單體是一個Y形的分子,有4條多肽鏈組成。其中包括兩條相同的重鏈,以及兩條相同的輕鏈,之間由雙硫鍵連接在一起。每一條鏈均由稱為免疫球蛋白結構域的多個結構域所組成。每一個結構域大約包含70至110個胺基酸,並根據大小和功能分門別類。例如可變域IgV以及恆定域IgC)。它們的摺疊方式很特別:通過兩次β摺疊將另一條鏈捲入其中形成三明治狀,互相之間通過半胱氨酸和其它帶電荷胺基酸緊密結合。
2.重鏈
哺乳動物的免疫球蛋白重鏈有5種,分別用希臘字母記為:α、δ、ε、γ以及μ。根據重鏈類型的不同,抗體被分為不同的種型,它們被發現依序分別存在於抗體IgA、IgD、IgE、IgG以及IgM中。不同的重鏈其大小和組成各不相同:α和γ大約有450個胺基酸組成,而μ和ε大約有550個胺基酸組成。
1. 抗原結合區(Fab)
2. 抗原結晶區(Fc)
3. 藍色的重鏈有一個可變區(VH),緊隨其後的一個恆定區(CH1),一個樞紐區,以及另兩個恆定區(CH2 and CH3)組成
4. 綠色的輕鏈包含一個可變區(VL)以及一個恆定區(CL)
5. 抗原結合點
6. 樞紐區.
在鳥類的血液和蛋清中間,還發現了被稱為IgY的血清抗體種型。這種抗體種型和哺乳動物的IgG有很大的區別。然而在一些舊資料,甚至是生命科學商業產品的網站上,仍然稱之為IgG。這是錯誤的,並且容易引起混淆。
每一條重鏈有兩個區域:恆定區與可變區。同種型的抗體,其恆定區都是一樣的,但不同種型之間該區域是不相同的。例如:γ、α以及δ型重鏈由三個免疫球蛋白結構域串聯而成,並且還有一個用於增加彈性的鉸鏈區;而μ及ε型重鏈則包括四個免疫球蛋白結構域[1]。不同B細胞所生產抗體的重鏈可變區是不同的,但是同一個B細胞及其克隆體所生產的不同種型抗體的可變區則是完全相同的。重鏈的可變區由一個結構域組成,包含大110個胺基酸。
3.輕鏈
免疫球蛋白輕鏈由大約211至217個胺基酸組成,分為兩個結構域,分別是恆定區和可變區。哺乳動物的輕鏈有兩種,分別命名為λ(lambda)和κ(kappa)。每一個抗體的兩個輕鏈永遠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對於哺乳動物而言,同一個抗體要麼是λ型,要麼是κ,不會同時存在。在如軟骨魚綱(鯊魚)及真骨下綱的低級脊椎動物中,還可發現其它類型的輕鏈,如ι(iota)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即為抗體Ig,Lambda light chains是在第22對染色體,Kappa light chains是在第2對染色體,Heavy chains是在第14對染色體
三、功能
A. 中和(neutralization):抗體和微生物或其分泌的毒素結合,阻斷了毒素的作用
B. 調理(opsonization):抗體與游離的抗原或病原體結合,形成複合體後,降低抗原或病原體的擴散,有利吞噬細胞的清除功能
C. 補體活化(complement activation):抗原-抗體複合體會活化補體的傳統路徑,主要由IgM、IgG活化
資料來源:自然期刊
四、分布
IgG遍佈大腦以外的全身,此因大腦為控制全身活動的中樞,除非此處感染,不然不宜有抗體存在
IgM只有在心臟、血液循環系統中存在,因分子量大,不會跑出血管外
Dimeric IgA主要存在於黏膜層處,如口腔,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乳腺,因此母乳富含IgA,攝取母乳的嬰兒能獲得更長時間的保護力
IgE遍佈皮膚表層與黏膜層
名稱
|
常態結構
|
位置
|
功能
| |
IgG
|
單體(monomer)
|
在血漿(blood plasma)中游走,戰抗體總數的80%。
|
不論第一次過敏反應(primary immune responses)或第二次過敏反應(secondary immune responses)都很常見,可以通過胎盤(placenta),提供胎兒被動免液(passive immunization)
| |
IgM
|
五體(pentamer)
|
位於B細胞(B cell)的表面,在血漿(blood plasma)中游走。
|
在B細胞(B cell)的表面,在第一次過敏反應(primary immune responses)最先產生抗體
| |
IgD
|
單體(monomer)
|
位於B細胞(B cell)的表面。
|
位於成熟B細胞(B cell)的表面。對於B細胞(B cell)的激活很重要。
| |
IgA
|
雙體(dimer)
|
唾腺(saliva)、淚液(tears)、乳汁(milk)等身體外分泌線所分泌的物質。
|
保護表皮,避免病原體(pathogens)入侵表皮細胞(epithelial cells)。
| |
IgE
|
單體(monomer)
|
從皮膚(skin)或組織的漿細胞(plasma cells)所分泌,腸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s)、呼吸道(respiratory tracts)可見。
|
結合到肥大細胞(mast cell),當做一種抗原(antigen),激發肥大細胞(mast cell)釋放組織胺(histamine)。
產生發炎反應(inflammation)以及部分過敏反應(allergic)
|
▼免疫系統(immune system)
顯示/隱藏(show/hid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