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Cholesterol)

1. 簡介
A. 是一種兩親(親水又親油)油脂(amphipathic lipid),是細胞膜和血漿脂蛋白外層的主要成分
B. 膽固醇由乙醯輔酶A合成,幾乎所有具核細胞都能合成膽固醇,但在肝、小腸、腎上腺皮質和生殖組織(包括卵巢、睪丸、胎盤)的合成能力最活躍
C. 膽固醇是所有類固醇、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性荷爾蒙(sex hormone)、膽酸(bile acids)、Vit D的前驅物。
D. 主要動物食物來源有蛋黃、肉類、肝、腦
E. 膽固醇的來源:
50% 來自食物
50% 為自行合成
其中
50%來自肝臟
15%來自腸道
35%來自皮膚
F. 合成膽固醇的場所在細胞質(cytosol)及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的微粒體(microsome)中
G.
a. 血漿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可運輸膽固醇和膽固醇酯進入組織,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可將膽固醇從身體組織運送到肝臟分解代謝,藉由膽固醇逆向運輸(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轉變成膽鹽
b. 膽固醇是膽結石(gallstones)的主要組成,在病理上占重要地位的是導致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腦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冠狀動脈(coronary)、周邊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資料來源:eatingacademy
2.膽固醇來源
A.內源性的脂質代謝
*圖中可以看到由肝臟釋出的VLDL藉由脂蛋白分解脢LPL和肝脂解酶HL對TG的分解,造成它所含的膽固醇比率越來越高,慢慢變成IDL和LDL,再藉由LDL receptor回收到肝臟
*但是有些人體內的LDL receptor數量較少,導致LDL無法被組織利用或被肝臟回收,而堆積在血管內導致血管硬化,被稱為type2A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資料來源:geekymedics
B.外源性的脂質代謝
*由外界攝入的TG和膽固醇會在小腸被分解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之後經由LPL將它所含的TG分解成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儲存在脂肪組織中或是給骨骼肌當作能量來源利用
*乳糜微粒在經過LPL(lipase)的作用後會形成殘餘物(chylomicron remnant),之後經由LDL receptor或是chylomicron remnant receptor回收到肝臟;但若是回收不良後堆積在血管內就會造成血管硬化

資料來源:geekymedics
C.如果要控制血中的膽固醇,可藉由dual inhibtion─抑制liver製造cholesterol或抑制吸收(排泄上升)
A. 抑制製造cholesterol:通過阻止ApoB、ApoE這種coenzyme的產生→使得如LDL、VLDL或TG不能被ApoB、ApoE拉到Liver→由於不能進入Liver,製造cholesterol的量減少。
B. 抑制吸收(排泄上升):促進ApoA coenzyme→HDL上升→移除LDL,VLDL或TG→通過排泄後,最終使血中cholesterol降低
3.膽固醇(Cholesterol)疾病
A. 血清中的膽固醇與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冠狀動脈心臟病)有關
a. 血漿中膽固醇濃度的升高是促進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的因子,現今我們了解到三酸甘油脂便是一個危險因子
b. 動脈粥狀硬化的成因為血漿中脂蛋白上的膽固醇與膽固醇酯堆積在動脈壁中
c. 一種稱為Statins的藥物,能有效降低血漿膽固醇及預防心臟病,其作用為能抑制HMG-CoA還原酶和上調節(upregulate)LDL受體的活性

粥狀動脈硬化形成
B. 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
類型
疾病名稱
缺損
Type I
家族性脂蛋白脂解酶缺乏
familial lipoprotein lipase deficiency
乳糜微粒、VLDL的清除緩慢,LDLHDL濃度低,肥胖誘導
Type II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血漿膽固醇濃度過高
Type III
家族性第三型高脂蛋白血症(familial TypeⅢ hyperlipoproteinemia) 為一種廣泛的β疾病,家族性β脂蛋白缺乏血症(familial dysbetalipoproteinemia
乳糜微粒、VLDL remnant濃度增加
Type IV
家族性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familial hypertriacylglycerolemia
身體TGVLDL製造過量
Type V
家族性第五型高脂蛋白血症
familial TypeⅤ hyperlipoproteinemia
乳糜微粒、VLDL濃度增加,LDLHDL濃度低


 *Type III與Type V相似
類型
缺陷
影響
Type I
1. LPL缺乏
2. Apo C-II缺乏,造成LPL不能活化
會使三酸甘油脂累積,但較不會造成心血管疾病
Type II
LDL受體缺陷
會使LDL和膽固醇累積,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如: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
4.LDL-C lowering
A. high risk:若病人處於有CHD,10-yr CHD event risk>20%時,建議將LDL降最少至100mg/dL,並最好能降到70mg/dL
B. moderate risk:若病人有兩個risk factor或10-yr CHD event risk=10~20%,則建議將LDL降最少至130mg/dL,並最好能降到100mg/dL
C. no risk:若沒有risk的話則將LDL訂在160mg/dL

▼脂肪(lipid) 顯示/隱藏(show/hide)

2 意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