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身體疾病的症狀與憂鬱症狀難以區別:
例如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者,可能會有失眠、容易疲累、胃口不好等問題,跟憂鬱的症狀極為類似。詢問病史時,可注意:有哪些症狀是新出現的?是否有選用適當的問題?(例如對行動不便及不耐運動者,問「就算是在休息,你是否仍然覺得疲累?」比起「你是否常覺得缺乏精力?」來得恰當)以及多參考主要照顧者或其他家人的想法。研究者常採用較嚴謹的標準來認定個案是否為憂鬱症,但一般臨床工作者則多採取較寬鬆的認定標準。
二、 較少表達憂傷感受:
可能老年人著重身體的不舒服,覺得不需要因為情緒的問題去麻煩醫師。這時醫師問診應澄清是否有興趣喜樂減少的情況?或是出現負面消極的想法?包括低自尊、無望感、無助感、過度自責內疚以及自殺意念。
三、 較多身體抱怨:
常見有模糊的疼痛、眩暈、耳鳴、胸悶、胃腸不適、及泌尿方面的問題。究竟是生理疾病或是體化症狀,有時的確難以區分。鑑別的原則是:經過詳細的詢問及必要的檢查後,個案的身體症狀是否有合理的病因可以解釋?身體症狀與心理情緒狀態是否有相關性?
四、 易與老年失智症混淆:
憂鬱症在失智症患者中盛行率為10-20%,有憂鬱症狀之失智症患者則高到40-50%。憂鬱症患者日後罹患失智症之危險性較高,而回溯失智症患者病史,10%過去曾罹患過憂鬱症。可見兩者的關係密切,鑑別時須注意:
憂鬱症初始發作時間較清楚,失智症較模糊。
憂鬱症也會有認知功能的缺損,但較高皮質功能缺損則較少見(例如:失語症、失寫症等)。
記憶受損程度方面,憂鬱症患者是近程與遠程記憶一樣差,但是失智症患者則為近程比遠程記憶差。
憂鬱症患者強調失能,失智症患者掩飾失能。
受測態度方面,憂鬱症患者常不盡力,回答不知道; 失智症患者會努力想回答正確,卻做不到。
五、 出現行為問題:
不配合、尖叫、攻擊侵犯他人、拒絕進食等行為出現時,有可能是憂鬱的表現。需要細心了解過去病史及症狀表現;注意有無合併憂鬱症的生物性症狀(例如食慾改變、睡眠改變等);注意行為出現的時間及與社會心理狀況之相關性。
六、 晚發的酒精使用疾患:
用喝酒作為排解憂鬱情緒的方式,也可能是憂鬱症的徵兆,特別是過去並未有飲酒問題的人,突然出現過度飲酒的行為時。
在診斷為憂鬱症之前,必須先排除其他因素,包括:是否為藥物或其他物質所引起?是否有潛藏的癌症?是否有代謝或內分泌方面的疾病?是否有感染?是否有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下表可供參考。
Causes of organic depressio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ccult carcinoma Infections
Lung Post-viral infections
Pancreas 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
Metabolic/endocrine Brucellosis
Hypothyroidism Neurosyphilis
Hypercalcaemia Organic brain disease
Cushing's disease Space-occupying lesion
B12 deficiency Dementia
Drugs
Steroids
Beta-blockers
Methyldopa
Clonidine
Nifedipine
Digoxin
L-dopa
Tetrabenazi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來源: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身心科(Mental Health)
顯示/隱藏(show/hid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