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腦電活動是大腦皮層錐體細胞及其垂直樹突的突觸后電位的總和,並由丘腦中線部位的非特異性核起調節作用來完成的。神經元的電位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生理活動的基礎,因此可反映其功能和病理的變化。通過精密的電子儀器,從頭皮上將腦部的電位變化加以放大并記錄下來的一種方法,即腦電圖,是目前最敏感的監測腦功能的方法。

臨床腦電圖學就是根據記錄曲線變化的波率、波幅、波形、位相、數量、對稱性、反應性、規律性、出現方式及腦波在時間、空間上的分布等主要成份,進行分類、計算與對比分析,做出正常或異常腦電圖的診斷,為臨床診治疾病和科研工作提供客觀依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常規腦電圖的基礎上,近年又發展了深部腦電圖、定量腦電圖、磁帶記錄腦電圖監測、閉路電視腦電圖和錄像監測等,提高了腦電圖的臨床應用價值和范圍。

進行腦電圖檢查前,患者應避免服用鎮靜劑、興奮劑以及抗癲癇藥物,檢查前一天應洗頭去除油污。檢查前應進食,以免低血糖影響腦電活動。腦電圖對癲癇、顱內占位性病變、顱腦損傷、腦血管病變、顱內炎癥、血管緊張性頭痛、不明原因的暈厥等可提供重要診斷線索。若腦電圖描記結果與臨床表現不符時,可采用過度換氣、自然睡眠、藥物剝奪睡眠、光聲刺激、靜注戊四氮等方法誘發,即所謂誘發試驗。

用腦電圖儀在著皮表面引導記錄到的腦部生物電活動的波形圖。如果直接在大腦皮層表面記錄的皮層自發電位活動,稱為皮層腦電圖。


二、腦電圖的原理

(1)腦電圖的產生與記錄:腦電圖一般通過頭皮表面電極獲得。頭皮電位產生的機理一般認為是:安靜時,錐體細胞的頂樹突——胞體軸心的整個細胞處于極化狀態;當一個沖動傳人細胞一端時,則引起該端反極化,此時細胞兩端的電位差可產生一個雙極電場系統,電流自一端流向另一端。由于胞漿和細胞外液都含有電解質,故電流同時也會在細胞外通過。利用頭皮電極即可記錄到這種電流活動。事實上頭皮上腦電圖的電位變化是許多這樣的雙極電場綜合而成的。腦電圖并非反映某一神經細胞的電活動,而是記錄電極所代表的大腦某區域許多神經細胞群電活動的總和。

腦電圖各主要成分的產生可歸納為以下幾點:①慢活動是皮層內許多錐體細胞同時產生的突觸后電位的總和;②α節律可能是由非特異性丘腦核的興奮性和抑制性突觸后電位變化所產生;③快活動是由網狀結構而來的沖動使丘腦非特異性核的節律性放電消除,并使皮層電位成為去同步化而產生。

(2)腦電圖的基本成分

腦電圖的波形很不規則,其頻率變化范圍每秒約在1~30次之間,通常將此頻率變化分為4個波段:
δ波—頻率為0.5~3次/秒,波幅為20~200微伏,正常成人只有在深睡時才可記錄到這種波
θ波—頻率為4~7次/秒,波幅約為100~150微伏,成人在困倦時常可記錄到此波
θ和δ波統稱慢波,清醒的正常人身上一般記錄不到δ波和θ波
α波—頻率為每秒8~13次,波幅為20~100微伏,α波是正常成人腦電波的基本節律,在清醒并閉眼時出現
β波—頻率為每秒14~30次,波幅為5~20微伏,安靜閉目時只在額區出現,睜眼或進行思考時出現的范圍較廣,β波的出現一般表示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正常兒童的腦電圖與成人不同,新生兒以低幅慢波為主,隨著年齡增大,腦電波頻率逐漸增加。
①α波:頻率8~13Hz,波幅10~100μV。大腦各區均有,但以枕部最明顯。α節律是成人和較大兒童清醒閉目時主要的正常腦電活動,小兒的α波及節律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明顯。
②β波:頻率14~30Hz,波幅約5~30/μV以額、顳和中央區較明顯。在精神活動,情緒興奮時增多。約有6%的正常人即使在精神安定和閉目時所記錄的腦電圖仍以β節律為主,稱之為β型腦電圖。
③θ波:頻率4~7Hz,波幅20~40μV。
④δ波:頻率0.5~3Hz,波幅10~20μV。常在額部出現。
θ波和δ波統稱慢波,常見于正常嬰兒至兒童期,以及成人的睡眠期。慢活動增多或出現局灶性慢波有一定的定位診斷價值。


資料來源:醫學百科
三、生理現象
1. 腦波是大腦皮質的動作電位,從表面的頭蓋骨、腦膜處去測試而得,可顯示各區域的神經元活性,與直接測試神經所得的動作電位有所不同
2. 腦波高的區域,大部分神經訊息都向著此處傳遞,訊息來得快的話頻率也會快,活性高腦波低的區域,大部分神經訊息都遠離此處傳遞,表示此區域的神經元活性較弱
參見:睡眠階段(sleep stage)
▼神經診斷工具(Neurological diagnostic tool) 顯示/隱藏(show/hide)

0 意見:

張貼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