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爾森卡方檢定(Pearson's chi-squared test) 皮爾森卡方檢定(英語:Pearson's chi-squared test)是最有名卡方檢定之一(「皮爾森卡方檢定」最早由卡爾·皮爾森在1900年發表,用於類別變數的檢定。科學文獻中,當提及卡方檢定而沒有特別指明類型時,通常即指皮爾森卡方檢定。 一、步驟 1.「皮爾森卡方檢定」可用於兩種情境的變項比較:適配度檢定,和獨立性檢定。 A.「適配度檢定」驗證一組觀察值的次數分配是否異於理論上的分配。 B.「獨立性檢定」驗證從兩個變數抽出的配對觀察值組是否互相獨立(例如:每次都從A國和B國各抽一個人,看他們的反應是否與國籍無關)。 2.不管哪個檢定都包含三個步驟: 1.計算卡方檢定的統計值「 」:把每一個觀察值和理論值的差做平方後、除以理論值、再加總。 2.計算 統計值的自由度「」。 3.依據研究者設定的信心水準,查出自由度為 的卡方分配臨界值,比較它與第1步驟得出的 統計值,推論能否拒絕虛無假設。 ▼生物統計學(Biostatistics) 顯示/隱藏(show/hide) 標籤: 生物統計學(Biostatistics)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