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死(Necrosis)

在損傷因子的作用下,活體內局部組織、細胞的死亡稱為壞死(necrosis) 。壞死組織細胞的代謝停止,功能喪失。壞死的形態變化可以是由損傷細胞內的水解酶的降解作用引起,也可以由遊走來的白細胞釋放的水解酶的作用引起。

壞死的原因很多,凡是能引起損傷的因子(缺氧、物理因子、化學因子、生物因子和免疫反應等),只要其作用達到一定的強度或持續一定時間,使受損組織和細胞的代謝完全停止即可引起局部組織和細胞的死亡。
一、壞死的形態改變
壞死的病變在光鏡下通常要在細胞死亡若干小時後,當自溶性改變相當明顯時,才能辨認出來。  
1)細胞核的改變
細胞核的改變是細胞壞死的主要形態學標誌,表現為:
核濃縮(pyknosis),即由於核脫水使染色質濃縮,染色變深,核體積縮小;
核碎裂(karyorrhexis),核染色質崩解為小碎片,核膜破裂,染色質碎片分散在胞漿內;
核溶解(karyolysis),在脫氧核糖核酸酶的作用下,染色質的DNA分解,細胞核失去對鹼性染料的親和力,因而染色變淡,甚至只能見到核的輪廓。最後,核的輪廓也完全消失。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細胞漿的改變
嗜酸性染色增強。有時實質細胞壞死後,胞漿水分逐漸喪失,核濃縮而後消失,胞體固縮,胞漿強嗜酸性,形成嗜酸性小體,稱為嗜酸性壞死。實質細胞壞死後,整個細胞可迅速溶解、吸收而消失,為溶解壞死。  
3)間質的改變
在各種溶解酶的作用下,間質的基質崩解,膠原纖維腫脹、崩解、斷裂或液化。壞死的細胞和崩解的間質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顆粒狀、無結構的紅染物質。

臨床上把確實失去生活能力的組織稱為失活組織。一般失活組織外觀無光澤,比較混濁(無光澤);失去正常組織的彈性(無彈性);因無正常的血液供給而溫度較低,摸不到血管搏動,在清創術中切除失活組織時,沒有新鮮血自血管流出(無血供);失活組織失去正常感覺(皮膚痛、觸痛)及運動功能(腸管蠕動)等(無感覺及運動功能)。
資料來源:A+醫學百科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人體變化(Changes in the human body) 顯示/隱藏(show/hide)

0 意見:

張貼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