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
Baltimore 分類
|
Group VII
|
|
科/屬/種[使用時斜體]
|
Hepadnaviridae(肝病毒科)
virion=Dane particle(鄧氏粒子) |
Hepatitis B virus(B型肝炎病毒)(HBV)
|
DNA/RNA
|
部分dsDNA
circle gaped 3.2kb Gene S:製造出 L、M 以及 S 醣蛋白(glycogen) Region P:Polymerase(具三種功能的聚合酶) Region X:X protein(活化病毒、細胞的基因,又稱為 trans-activator) Gene C:HBcAg 以及 HBeAg DR(direct repeat)病毒複製的起始位置及病毒基因體嵌入位置 |
|
envelope(封套蛋白)
|
有
|
有
|
Capsid形狀
|
Icosahedral symmetry
|
|
Penetration方式
|
||
uncoating方式
|
||
核酸釋放
|
||
Genomic activation
|
複製是透過環形RNA中間物
Protein kinase(激酶):用於磷酸化 Polymerase( 聚合脢 ): 1.反轉錄酵素(reverse transcriptase;RT):可利用 RNA 為模板合成互補 DNA(cDNA) 2.ribonuclease H(RNase H):可把一個 DNA-RNA 複合體中的 RNA 吃掉 3.P protein:附著基因體,以幫助複製 結構蛋白(structural proteins) 1.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 圍繞著基因體 2.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主要會被釋放到血清裡,少部分在基因體外面 3.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一種位於套膜(envelope)上的醣蛋白,擁有 L(large)、M(medium)、S(small)三種形式,可以是球形(spherical; 由 S 與 M 組合而成)或是纖維狀(filamentous;由 S、M 與 L 組合而成) |
|
Assembly(組裝)位置
|
||
Release(釋出)
|
具套膜的病毒透過出芽從細胞膜獲得脂質膜
|
|
incubation period
|
45~160 days
|
|
感染源
|
血液或體液
|
|
vector
|
||
感染方式
|
||
病理現象
|
||
primary site
|
||
target site
|
對肝的組織向性很高
|
|
造成病害方式
|
可以轉譯出 HBsAg(一種表面蛋白)、HBe/HBc 蛋白
早期感染:只有 HBsAg 抗原以及病毒顆粒 急性晚期:HBc、HBe的抗體 晚期感染: |
|
疾病
|
肝硬化或肝癌
9%chronic liver,其中10%成為肝硬化 1%猛爆性肝炎、容易產生過敏反應 慢性肝炎、慢行活動性肝炎 |
|
流行病學
|
中國、非洲部分區域、阿拉斯加、太平洋島國
80%的原發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患者源於慢性 HBV 感染 台灣至少有 15%的人為 HBV 帶原者 |
|
診斷
|
有黃疸
肝臟酵素升高 HBV 抗原抗體:分急性、慢性 |
|
治療
|
免疫球蛋白
|
|
預防
|
主動或被動免疫
嬰幼兒與高危險族群若體內沒有 anti–HBsAg 輸血篩檢 疫苗接種(Vaccination):HBs |
|
備註
|
Long incubation period(長潛伏期)
Insidious onset(潛伏性攻擊) |
資料來源:viralzone
▼病毒(virus)
顯示/隱藏(show/hide)
最上面那邊~~HBV應該是部分dsDNA歐
回覆刪除嗯嗯嗯 感謝你的指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