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實質切除(Lung parenchymal resection)

一、型態
1. Pneumonectomy 全肺切除:如果腫瘤已侵犯整個肺部,則須將全肺切除。例如腫瘤侵犯整個右肺,則必須將右肺(包含上葉、中葉、下葉)全部切除
2.Lobectomy 肺葉切除:Lobectomy 為最常用來治療肺癌的方法,人的左肺分為上葉、下葉;右肺分為上葉、中葉、下葉(左2 右3),若腫瘤僅侵犯其中的某個肺葉,則僅須將該肺葉清除即可,不需要做全肺切除
3.Segmentectomy(肺節切除):將肺部細分成肺節,左肺8 右肺10,若腫瘤較小(如T1a 的腫瘤,約<2cm)僅侵犯到某個明確的肺節,則將肺節切除即可
4.Wedge resection 楔形切除:若手術風險高,肺功能很差,則進行更小的wedge resection。非解剖構造,僅在某區塊做小範圍、三角形式的切除,不屬於curative treatment(根治性療法)
5. Bronchoplasty(支氣管成形術):包含sleeve lobectomy(袖式肺葉切除術,將有腫瘤的肺葉切除後再將兩端的支氣管端對端吻合)、carinal resection

資料來源:美國南加州大學
二、併發症
1. 心律不整(arrhythmia, mainly supraventricular):最常見。手術後肺換氣功能不足造成心臟代償,引起的心律不整。又以Supraventricular中的APC( atrial premature contraction)、AF (Atrial Fibrillation)最常見
2. 肺塌陷(atelectasis):肺葉塌陷。病人手術後可能會有很多痰阻塞氣道讓肺通氣困難,或是手術時必須長時間讓肺保持不通氣方便開刀,以至手術後導致肺葉無法張開
3. Acute lung injury 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因肺葉切除後造成的急性發炎反應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和手術切除範圍有很大的關係,越大的切除範圍越容易產生ARDS,一但病人產生此症,死亡率往往高於5-6 成
4. 支氣管瘻管(bronchial fistula)和膿胸(empyema):接受過前置化療且營養不好的病人易產生此併發症
5. Postresection air-leak and pleural dead space:開刀後小傷口漏洞易造成空氣滲出,且拿掉肺葉後原本的pleural cavity 空腔變更大,產生死效腔
6. 血胸(hemothorax):術後出血的血胸
7. 乳糜胸(chylothorax):手術時傷到如胸管或其他淋巴管分支,造成乳糜胸。尤其是進行左肺的縱膈淋巴清除(mediastinal LN dissection)手術時,容易傷到arotic arch、AP window 附近的淋巴管,造成乳糜胸。
8. 食道受損並造成膿胸
9. Lobar torsion:常出現在右上肺葉拿掉之後,右中肺葉會因為新的大空腔而產生扭轉。為了防止此狀況,經常會將右中肺葉和右下肺葉縫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肺葉,較不會產生torsion
10. 心臟疝氣(Cardiac herniation):因為傷到心包膜而產生破洞,心臟滑出心包膜外,此病人可能會當場死亡
▼臨床呼吸(clinical repiration) 顯示/隱藏(show/hide)

0 意見:

張貼留言

 
TOP